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无名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文穿越大明,我把侄子的皇位抢了

精品文穿越大明,我把侄子的皇位抢了

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大明,我把侄子的皇位抢了》是网络作者“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朱权阿扎失里,详情概述:那么高了,也能好好说话,而且越来越喜欢听他说话;朱权虽然还是她眼里的小羊羔,但懂的东西非常多,安其尔有时候都很迷惑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各种新鲜词、新鲜事、新鲜思想,层出不穷的从他的嘴里吐出来,给她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让她着迷,不知不觉间她望向朱全的眼神中有了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就跟长生天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一样闪光。从此之后安其尔就化成为一个满脑子都是问题的好奇宝宝:......

主角:朱权阿扎失里   更新:2024-05-12 00: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权阿扎失里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文穿越大明,我把侄子的皇位抢了》,由网络作家“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大明,我把侄子的皇位抢了》是网络作者“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创作的军事历史,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朱权阿扎失里,详情概述:那么高了,也能好好说话,而且越来越喜欢听他说话;朱权虽然还是她眼里的小羊羔,但懂的东西非常多,安其尔有时候都很迷惑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各种新鲜词、新鲜事、新鲜思想,层出不穷的从他的嘴里吐出来,给她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让她着迷,不知不觉间她望向朱全的眼神中有了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就跟长生天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一样闪光。从此之后安其尔就化成为一个满脑子都是问题的好奇宝宝:......

《精品文穿越大明,我把侄子的皇位抢了》精彩片段


大家都在一个国家内,没有彼此之间的战争,各民族和睦相处,就像现在的大宁和朵彦三卫一样,大家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都是这个国家的子民。

从历史上来看,草原各部都是炎帝一脉,而我大明是黄帝一脉,炎帝、黄帝……”

朱权再次鼓起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大谈草原和中原一家论,安其尔居然一直在安静地听着,这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

自从那次洗脑之后,安其尔对朱权的抵触心理没有那么高了,也能好好说话,而且越来越喜欢听他说话;

朱权虽然还是她眼里的小羊羔,但懂的东西非常多,安其尔有时候都很迷惑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各种新鲜词、新鲜事、新鲜思想,层出不穷的从他的嘴里吐出来,给她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让她着迷,不知不觉间她望向朱全的眼神中有了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就跟长生天上那颗最耀眼的宝石一样闪光。

从此之后安其尔就化成为一个满脑子都是问题的好奇宝宝:

“殿下,我们人类以后真的能飞到天上去吗?”

朱权机械地点了点头。

“殿下,你不是说月亮上有嫦娥吗?那我们上去了,她住那里?会不会打搅到她?那可是她的家园,地球已经够大了,你可不能提着刀去抢嫦娥姐姐的!咱们就去做客好不好?”

朱权无奈地说道:

“安其尔,我有这么霸道吗?

“安其尔,宁王还算是一厚道之人,虽然全身都是窟窿眼,但讲规矩,不多吃多占以势压人,比他那个翻脸不认人的老子良善多了!

父汗把你许配给他也不算辱没了你!”

安其尔听了后冷哼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也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因为她也知道,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相对于很多部族公主,为了部族的利益嫁给一些风烛残年的老头,过不了几年老头一死,又要被老头的儿子像财物一样的继承,嫁给正当少年的宁王已经是父汗相当疼爱她了!

想到这里,安其尔难得的女儿态了一回,声音轻柔地问道:

“父汗,他会同意吗?”

阿扎失里冷哼一声道:

“这个可由不得他!他老子同意了,他不娶也得娶!

再说我阿扎失里可是黄金家族的直系一脉,我的女儿可是草原上最尊贵的明珠,也不辱没了他老朱家;

再说父汗可是给这臭小子准备了丰厚的嫁妆的,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乐的跟小马驹一样蹦起来!

这个事就交给父汗就行,我再征求一次你的意见,如果你不愿意,他就是大明的太子父汗也不会逼你下嫁于他;

你是否看上这小子了?”

安其尔终归是女儿身,心比天高也只能依附一个男人,既然是最好的选择,自己又不太讨厌他,作为草原女儿的她大大方方地向阿扎失里行了一个晚辈礼:

“安其尔全凭阿父做主!”

一句阿父叫得阿扎失里开怀一笑,说明这一刻他们之间不再是大汗和公主,而是阿父和女儿,这样的感觉让他非常的温馨和愉悦。

安其尔终究是他最疼爱的女儿,既然他现在已经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那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安其尔一个美好的归宿,也算是对得起她早逝的阿母了。

朱权还不知道自己粉嫩的终身大事,就在他没有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给敲定了,知道后他一定会仰天大怒——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分配好战利品后,阿扎西里父女就率领朵颜三卫满载而归了,朱权的心思也全部回到了处理战后事宜上,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千头万绪。

首先就是要将战报报送给大明朝廷,这可是军国大事,纵使他的王国有独立的军事和行政权力,但还是要上报的,而且很有讲究;

朱权在诸皇子中历来以谋略著称,这一仗战果太辉煌了,歼敌2万余骑,这是要震惊朝野的!

一个燕王就够让大侄子头疼了,再来一个宁王,大侄子能睡好觉,他身边那些幕僚、官员,也会各种挑拨离间,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这个功劳只能巧妙地扣在别人头上;

而他自己最后落下一个胡闹的蛮夫形象才好!

除了战报的事,剩下最让他头疼的战后重建;

草原民族最让朱权头疼的就是他们最喜欢搞破坏,抢点也就算了,拿不走的他就一把火烧了!

鞑子所过之处,能掠走的人口就掠走,不能掠走的就杀掉,大宁境内军民被他们屠杀的就多达数千人,几乎家家带孝,有的甚至全家被杀,整村被掠。

光被烧毁的房屋就多达万间,财物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虽然打赢后又追回了不少,还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和牲口,但相对巨大的损失来说,还是不够看的。

马上就要入冬了,老百姓的安置就成了头等大事,朱权回到治所后就一头扎了进去,宁王卫训练和考核的事也只能靠边站。

“大伴,去把那群整天吃饱了力气没地方使的狼崽子都拉出来,让他们帮助民众重建家园,顺便也让他们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朱权还是决定让宁王卫的少年们提前见识一下战争的残酷,培养他们与民众的感情,这必须是一支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的队伍,脱离了民众的军队不是他需要的。

应天府,大明皇宫,杨妃寝宫

“哈哈,老十七这次干的漂亮,歼敌两万余骑,光战马就缴获了2万匹;

这小子还懂得孝敬他老子1万匹上等的战马,爱妃,你为咱家生了个好儿子啊!”

因为宁王打了大胜仗的缘故,杨妃也母凭子贵,再次等来了朱皇帝的光顾,而且还难得的让她整了一桌酒席;

杨妃见皇帝心情很好,也凑趣地说道:

“皇上,你可别抬爱他了,这那是他打的仗啊,他就是一个少年娃娃,八成都是那些将军还有朵颜三卫的功劳。”

朱元璋摇了摇手道:

“爱妃,别总是皇上皇上的叫,咱不爱听!

你还是像之前一样叫咱重八哥,今晚这顿酒就是为咱儿子喝的;

老十七出息了,咱这当爹的高兴,喝几杯!”

朱元璋说完很举起杯一口又闷了下去,颇有一些年轻时的风范,看的杨妃痴痴地呆在那里,竟忘了倒酒。

朱元璋也不生气,用手掌拍了拍桌子,示意满上。

杨妃壮着胆子说道:

“重八哥,你已不比当年了,少喝点!

妾刚才似乎看到了第一次见到重八哥时的英姿,所以有些——”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

“没事,满上!咱今天高兴!

咱可是听说了,老十七这小子提着雁翎刀就上去砍鞑子,第一次上战场就斩首三级,眉头都没带皱一下!

有我当年的风采,不愧是我朱重八的种,见了鞑子就没有发怵的。”

杨妃一听自己的宝贝儿子自己提着刀就上去砍鞑子,当即担心地问道:

“权儿他没事吧,张永也是的,咋就让权儿上去砍鞑子呢,下次妾得把他皮扒了!”

朱元璋听完后哈哈大笑,果然还是以前的火辣杨家大小姐,太对他胃口了;

自从秀英离开他之后,已经很少有女人敢在他面前显露真性情了。

大宁之战的细节自然瞒不过浑身都是眼的朱皇帝,朱权的战报没到之前,他的桌上早有一份了;

朱元璋将两份战报一比对,出入不算太大,朱权多给自己揽了一些功,他的脸上露出了温情的笑容。

仗虽然大部分是朵颜三卫和徐文清打的,但朱权这小子也有种,亲自上去砍了三个鞑子;

虽然鲁莽了一些,但有种,他朱元璋的儿子任何时候都不能认怂,至于多报点功劳,根本就不是事。

下面人不就是为老朱家办事的嘛!

想到这里他安慰起杨妃:

“爱妃不用担心,这小子猛的很,砍了三个鞑子,身上一点伤都没受,还怪张永那个老东西抢了他的首级。”

杨妃一听宝贝儿子没有受伤,这才放心地拍了拍鼓囔囔的胸脯,看的朱皇帝神形为之一荡,突然有了久违的感觉,他决定今晚不走了。

杨妃正是三十出头,女人熟透的年纪,相对于宫中那些青涩少女,别有一番成熟女人的风味,要不是还有正事没说完,他都要直接扑过去了!

“爱妃,咱还有一个事得跟你商量!”


朱权不管过程,只看结果,给了两个时辰,如果连自己的头狼都选不出的狼群,不要也罢。

草原不像中原,这里最讲自然法则,儒家那一套谦和礼让在这里吃不香,一个狼群要想在草原上生存下来,必须要有自己的头狼。

狼群选头狼的过程会非常残酷,少年郎军营的选择同样如此。

有的选择了用武力解决,拳头下出小旗、总旗;

有的靠推举、靠个人号召力,靠演讲,甚至靠金钱,各凭本事,朱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校场正中的香柱在一点点的减少,一个个小旗、总旗官被艰难的推选出来,他们至少不用被淘汰了;

谁都想当军官,当头狼,有的甚至为此受了重伤,被揍的鼻青脸肿的,断胳膊断腿的也有,军医官一直就没闲着。

汉军这边竞争相对要斯文一些,朵颜三卫保留了塞外胡人的野性,他们只相信自己的拳头,要想当上小旗官,就得打服其他人;

然后各小旗官之间又来一次比武,赢者为总旗官,依次类推,经过一个时辰的较量,他们已经进入到竞争千户的最后关头。

十个百户竞争一个千户,到这个份上谁也不肯主动退出,只能靠武力解决;

单纯的拳头硬已经不能服众了,草原人骑射才是他们的根本,在经过请示后,朱权破天荒地为他们额外提供了骑射比试的器械,并且饶有兴趣地让人摆了一副桌椅过来观看。

张永更是凑趣地给他送来了一壶清茶,几样点心和零嘴,朱权重生以来终于享受到了大明王爷的高福利;

就是差个丫鬟捏背和暖被窝,张永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小心思,低眉顺眼地解释道:

“大明军律,军营中不能带女眷,亲王也不得例外,要不老奴让小翠换上军兵的——”

朱权连忙举手制止道:

“大伴,免了,吾还在长身体之时,有零嘴就得!

看看,这俩小子骑射功夫的了得,有那么点草原狼崽子的气势。”

张永非常明智地选择了闭上嘴巴,对于眼前这位爷,他越来越有些看不懂了;

之前他是迷恋诗词书画,现在又改成舞枪弄棒了,终归是洪武大帝的龙子,行武之事顺手就沾来的,龙子龙孙的事岂是他一个阉人能揣测的。

朱权重生后的思维一向是天马行空,张永跟不上的时候都会选择沉默,对他来说权就是他的天!

重生前的朱权是陆军边防哨所的一名军人,上过几年军校,毕业后分配到高原哨所担任排长;

哨所位于藏北高原,对面就是阿三霸占的藏南,双方围绕边防线经常争斗,互有伤亡。

他刚毕业不久,就在跟阿三的一次冲突中牺牲,再醒来时就成了大明的宁王爷朱全。

要说骑马打枪他是会的,射箭他真不会!

他现在拥有的武艺都是朱权这个宿主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有着来自后世的灵魂;

他私下里呼唤了很多次,没有穿越者必备的系统、空间、金手指,除了拥有比这个时代人多几百年的知识和见识,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朱权一想到宿主的武艺,就忍不住好奇地问起了张永:

“大伴,给你一把雁翎刀,你一人能放倒一个百人队吗?”

张永的面部尴尬地抽了几下,还是很认真地回答了王爷天马行空的问题:

“回殿下,个人武艺跟行武作战是完全不一样,军队作战有军阵;

如果是江湖斗狠般的一窝蜂上,几十个军汉是近不了老奴身的!

一旦他们结成军阵,别说是一个百人队,一个小旗奴婢也只有逃命的份。”

朱权用怀疑的眼神瞟了一眼张永,后者心虚地缩了一下脖子;

看来还是谦虚了的,一个小旗应该没有问题,一个总旗就很难说了。

张永是他便宜老爹赐给他防身的,个人武力在大明朝不敢说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好的之一;

对战训练有素的军队,一个百人队也就是极限了,闹明白了这个后,瞬间他就打消了跟张永学武术的想法;

他是拥兵数万的王爷,要学也应该是学万人敌的兵法,武侠梦还是省省吧。

“大伴,吾现在跟你学武艺还来的及吗?

老十七那个臭小子你给我转告他,这次就算了,下次再敢提着刀上去砍人,我这当四嫂的饶不了他。”

朱棣轻舒一口气,暗道终算是安抚住暴脾气的王妃了,以后嘴巴得把着点门,得意过头了是要挨骂的;

“老十七这个浑小子,害我挨一顿骂,得让他上贡几千匹马补偿一下我才行!”

朱棣嘀咕了一句,正好被耳尖的徐妙云听到,当即俏脸一寒道:

“朱老四你可真出息了,连十七弟的便宜也想占,有本事自己去缴获去,少打老十七的主意!

另外妾寻思着大宁这次损失了不少粮食,百姓过冬的口粮会是一个大问题;

咱这当哥嫂的多少也给老十七筹一些,总要让百姓将这个冬过下去。”

朱棣一听当即附和道:

“还是王妃想的周到,为夫这就去商量筹粮的事,不能让大宁数十万军民饿着了!”

朱棣说完后拔腿就走,生怕又被王妃逮住,就在他跨出门的当口,徐妙云又叫住了他:

“王爷,这粮食可是咱当哥嫂的心意,你不至于脸皮厚到拿去换战马吧?”

朱棣心虚地回答道:

“这哪能呢,王妃你也太小看为夫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朱棣说完后在心里补充了一句,如果是老十七主动孝敬他四哥几千匹快马那就另当别论。

徐妙云狐疑地望着自己不靠谱的郎君,见他一脸正气,也就姑且相信他一次,挥手让他离开。

朱棣大步流星地离开了,都不带多待一回的,他这可是为了筹粮的公事,可不是怵自家王妃。

半个时辰后,隆福宫,燕王平时办公的大厅,朱棣正在跟一众幕僚商量筹粮的事

作为大明镇守边境的藩王,燕王府是有自己的一整套文武体系的,军政独立,这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在一众谋士中,有一个人最特殊,从他所坐的位置来看,朱棣对他很是器重,凡大小事都会问询于他;

当朱棣提起要筹粮支援大宁百姓过冬的时候,大和尚姚广孝双手合十,唱诺道:

“阿弥陀佛!燕王仁慈,心系苍生,老纳代大宁数十万百姓谢过燕王殿下!”

姚广孝的唱诺,某种意义上也是代表了他的意见,反正朱棣上听明白了,这等于就是告诉他拯救苍生的事,尽管去做;

既交好了宁王,又赢得了好名声,还可以让大宁百姓记着燕王的好,而燕王只需要付出一些粮食,可以说一举多得。

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朱棣与姚广孝的默契已经不需要把话说的太明;

大宁是燕城的西北门户,又是燕王自小就关系很好的十七弟,是燕王卫的天然盟友,现在大宁有困难,他这个当四哥的自然要主动靠上去帮忙。

任何时候,雪中送炭总要远好过锦上添花!

当然燕王府众谋士,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与燕王的情商在一个频道上的,燕王府布政使郭资就轻咳一声道:

“殿下,大宁这次遭兵灾,治下百姓缺衣少食,我燕王府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援也是情理之中事;

然,在民间尚有亲兄弟,明算账之说,更何况是两王国乎!

我听说宁王这次从鞑靼人手上弄到了不少战马,而我大燕三卫最缺的就是战马,臣以为还是互通有无的好。”

郭资果然是燕王府的后勤部长,三句话不离利益,打的仍然是用粮食换战马的好算盘,气的朱棣当场大怒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