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无名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

关河万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是作者“关河万里”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允熥朱元璋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皇爷爷,有蓝将军出马,一定会扫清北元残余、扬我大明国威!”朱允熥的回答并不意外,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允熥的舅祖父。人家是一家人,当然得这么说。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是,蓝玉率军北上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北元的主力!粮草基本没有了,朝廷还要不要为蓝玉筹集粮草。如果蓝玉还是找不到敌人,怎么办?......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01-25 10: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关河万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是作者“关河万里”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允熥朱元璋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皇爷爷,有蓝将军出马,一定会扫清北元残余、扬我大明国威!”朱允熥的回答并不意外,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允熥的舅祖父。人家是一家人,当然得这么说。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是,蓝玉率军北上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北元的主力!粮草基本没有了,朝廷还要不要为蓝玉筹集粮草。如果蓝玉还是找不到敌人,怎么办?......

《只想做咸鱼的我,被朱元璋盯上了全本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啊,叫我了?”

朱允熥醒了,看到常升那胡子拉碴的脸,写满焦急。

常升不由分说,拉着朱允熥往前走。

一帮子武将本来很兴奋,如此重大的事情,陛下居然问朱允熥来了没有!

这摆明了是要考较朱允熥啊。

如果朱允熥回答得当,表现突出,就为争夺皇太孙之位增加了大大的筹码。

哪知道,这小子居然睡着了!

走出来的时候,还不情不愿的。

就差他二舅常升拎着他的耳朵了。

难道常升没有告诉他外甥参加这次廷议的重大意义吗?

常升把朱允熥推到第一排,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心中直打鼓,我的好外甥,亲外甥啊,可是得好好表现!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错过这个机会,你和我们常家,还有蓝玉家,恐怕就要遭罪了!

大殿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朱允熥身上。

好多大臣都是第一次见到朱允熥。

这些年,活跃在前台的皇孙是朱允炆,知书达礼,一致被大家看好。

而朱允熥如同消失了一样。

今天一看,朱允熥能比过朱允炆的,恐怕就只有相貌了。

谁又能想到,这副好看的皮囊之下,包的全是草。

朱元璋看着下面朱允熥像个呆头鹅一样站着,心中忽然生起一股怜悯。

这孩子明显是装的!

为什么这样呢?

还不是因为母亲死得早吗?

“允熥,来了就好。昨个咱问你北方战事,你推给你二哥。今天你二哥没来。你有啥就说啥。”

朱元璋说完,大臣们都吃惊了。

陛下一向是严厉、严酷,刚才居然是和颜悦色!

「老爷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北方战事,问朱允熥?」

听到朱允熥的心声,朱元璋有些凌乱,难道你不是朱允熥?

这小子,还没睡醒吗?

“皇爷爷,有蓝将军出马,一定会扫清北元残余、扬我大明国威!”

朱允熥的回答并不意外,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允熥的舅祖父。

人家是一家人,当然得这么说。

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是,蓝玉率军北上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北元的主力!

粮草基本没有了,朝廷还要不要为蓝玉筹集粮草。

如果蓝玉还是找不到敌人,怎么办?

是撤回来,还是继续寻敌?

“允熥,蓝玉现在是该撤回,还是该继续?”朱元璋也不费话,单刀直入。

刚才,朝堂上形成了两个阵营。

要求蓝玉撤军的,主要是文官集团。

要求继续寻敌的,主要是武官集团。

朱允熥“胆怯”地四处看了看,小心翼翼地说道:“皇,皇爷爷,撤与不撤,事关重大,一定要充分讨论、发扬民主、慎重决策。”

朱允熥说完就退后了一步。

就这样?说完了?

文官们心中暗笑,这话谁都能讲,这是无比正确的废话!

其实是啥也没说,这能把陛下给糊弄过去?

武官们心里也凉了。

你说不出个道道也就罢了,直接支持蓝玉继续寻敌!

这起码还有个观点!

常升摇了摇头,从昨天到到现在,自己对外甥寄予的厚望,果真是太厚了。

这小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弱啊。

朱元璋正要询问,脑海里就响起了朱允熥的心声:「嘿嘿,要是撤了才是真傻!都去了两个月了,还在乎多一个月吗?」

「这些文官真是一帮傻比,让蓝玉两手空空地回来,岂不是证明了老朱的愚蠢?」

朱元璋无语了,这孙子,居然把他喊老朱!

简直是没大没小!目无尊上!

不过,这孩子是自己孙子。

自己都是快入土的人了,何必跟孙子计较?

嗯?他后面这句话,说的倒是挺有道理!

让蓝玉北上击元,是自己的决策!

今天廷议之初,他就没有打算让蓝玉撤回来。

没想到,自己这一点心思,这个看起来傻傻的皇孙倒是猜出来了!

「就看老朱肯不肯下这个决心了!千万不要动摇啊!把北元从地图上抹去,在此一举!」

「蓝玉啊,你出发前应该跟我说一声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费劲了。」

「不过相信你也能最终找得到,元主脱古思帖木儿躲藏的地方,真的不难找。」

什么?

这个皇孙知道元主的藏身之处?!

朱元璋不动声色,决定听下去。

哪知道,这小子的心声到这里,又断了!

“陛下,”太常寺卿黄子澄出班奏道:“臣黄子澄以为,北元势力不足为惧,动用15万大军扫除残余,未免有些大题小作。”

黄子澄同时还是伴读东宫,是太子的属官,平时也难得发言。

今天终于抓到空档发表言论了,还专门说了名字,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

「原来,这个酸不拉叽的家伙就是黄子澄?」

「这家伙除了会点之乎者也,除了有点文人气节,其他的可就啥也没有了!」

「治国他不行,坏事头一名!」

朱元璋没想到朱允熥对黄子澄这样的评价!

但他现在急于想听到朱允熥关于元主藏身地点的心声。

要不是黄子澄插话,皇孙就把这个地点说出来了!

朱元璋看黄子澄还要说话,大声道:“黄子澄,你给咱闭嘴!”

黄子澄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真不明白,陛下怎么突然发火了!

黄子澄闭嘴了,大殿中一片寂静。

「老爷子果然威武!黄子澄,该怼!北元不足为惧?开玩笑!」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人,那么好灭的?残余?几十年后,他们又是大明的威胁!他们的后代,把大明皇帝都给俘虏了!」

啊,朱元璋又惊了!

难道是朱允熥这小子在危言耸听?

不应该!如果他想危言耸听,那也应该是大声说出来,不可能闷在心里。

也只有自己能听到他的心声。

这小子可能真的能够知晓未来!

朱元璋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不过,让老爷子运一些粮草过去也是对的。万一蓝玉粮草不济,就算找到了,那也成了强弩之末,北元是以逸待劳,蓝玉就危险了呀。」

「蓝玉毕竟是我的舅祖父,是不是找个什么渠道,给他说一说元主的藏身地点……」

听到,这里,朱元璋听不到了。

原来,是朱允熥往后面退了几步。

又到了关键时刻!

“允熥,你近前来说话,皇爷爷也不会吃了你!”朱元璋说道。

常升听出来了,陛下今天对自己的外甥格外不同!

还让他近前说话!

皇爷爷不会吃了你,这话,多亲切!

自己的外甥可算是等到了这一天!

我的老姐姐,你在九泉之下看到了吧!

“允熥,你说说,元主有可能藏在哪里?”

朱元璋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点题。

刚才皇孙的心声说得,太有道理了,其实也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长时间找不到元主藏身之处,蓝玉的大军疲惫之时,就算他不找元主,元主也会找上门来。

到时,真的是灭顶之灾!

这可是十五万大军,整个大明的精锐!

必须问出元主藏在哪里!

“皇爷爷,北方草原那么大,藏在哪里都有可能。具体在哪里,孙儿我也说不好。”

朱允熥心想,千万不能说出来。

今天能够到朝堂就已经是被逼无奈,已经引起人们注意了。

「嘿嘿,我才不告诉你们元主藏在哪里。」

「这帮朝臣也真够可以的,就不会看看地图?难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地图?」

朱元璋还没从皇孙心声中得到答案,心里痒得像猫抓。

地图?

养心殿里挂着的正好有一张大地图!

那就把允熥这小子揪到地图前,不信找不出元主藏在哪里!


大明,应天,文华殿。

皇孙们正在方孝孺的带领下高声诵读。

洪武大帝朱元璋在殿外听了一会儿,信步入内。

读书声戛然而止。

“皇爷爷!”

“皇爷爷!”

众多皇孙连声问好,方孝孺急忙上前,撩袍下跪:“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朱元璋大手一挥:“咱在外边听了,你教得很好!”

方孝孺:“并非臣教得好,而是皇子们聪明颖悟。”

朱元璋爽朗一笑道:“咱的皇孙里……”

忽然,一阵如雷的呼噜声响起,打断了朱元璋的兴致。

循声望去,一个人靠在角落里,歪在蒲团上。

口角的哈喇子往下直流。

形象极为不雅。

朱元璋脸上阴云密布,皇孙们却兴奋不已。

正在熟睡的是朱元璋嫡孙、太子朱标之嫡次子。

虽然有着尊贵的血脉,却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从小失去母亲,性格软弱,唯唯诺诺。

紧张之下,话都说不清楚。

与太子朱标的庶子朱允炆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年前,朱元璋已察觉到朱标的身体江河日下,未必能活过自己。

必须未雨绸缪,提前确定大明储君。

今天顺便来此,了解一下各位皇孙的学习情况。

哪知道,朱允熥更加不堪,居然在课堂上睡大觉!

其实,此时的朱允熥早在四年前就已经被一个现代人给占据了。

那时起,朱允熥得到了一个咸鱼系统,用咸鱼值来换取各种物品和技能。

系统特别强调,如果十年之内低调发育、不引人注意,10年之后就得到巨大资源并助他登顶大明。

就算系统不强调,朱允熥也不敢高调。

朱元璋在位之时,参与大明朝政,没什么好处!

当官的那是提着脑袋在干活!

作为朱元璋的嫡孙,倒不至于被杀头,但每天早上3点多上朝,简直要人亲命!

四年过去了,朱允熥早就精通了历史人文、山川地理、军事谋略等等。

这些皇孙们背几天都不会的古文,朱允熥一眼就会了。

正在熟睡的朱允熥感到了一丝异样,一睁眼,哦,老朱来了。

朱允熥立马跪下,装作一副害怕的样子:“皇爷爷,我身子虚弱,一听这课就犯困。老师讲的,我都听不懂。”

朱元璋正要发怒,忽然脑海中钻进一个声音:「嘿嘿,其实,方孝孺讲的我都会。我会的,方孝孺绝对不会。」

谁?

朱元璋一惊,四下巡视。

这殿里并无旁人!

也许是,年龄大了,耳朵出问题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决定一会儿让太医来把把脉。

“咱今儿来就是想考较一下皇孙们的学业,我就出几副对联吧。”

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酷爱钻研,特别擅长对联。

当上皇帝后经常与大臣切磋对联,被世人称为对联天子。

后出了几个对联,皇子们水平倒也不俗,特别是二皇孙朱允炆表现尤为突出。

再看看朱允熥,啥也不会,简直就是饭桶啊。

名字是朱元璋亲自起的,他翻了书,找出来这么一个字。

以为“熥”是通天彻地之意,哪知道这个字的真正意思是把熟食蒸热。

作为天子,哪有认错的道理?

再说了,第三子,注定不能坐江山,那就吃饱喝足,当个不管事的太平王爷即可。

朱允炆连续对上了好几个联,激动得满脸通红。

「唉,对联有个屁用?能退敌,还是能治国?以为朱元璋是个务实之人,哪知道也和方孝孺这些酸儒一样,净玩虚的!」

又是一句话,冲进了朱元璋的脑海。

又来了,耳朵又出问题了?

「看看二哥激动成那个样子了,老朱也敢把江山交给他?难怪,朱允炆当上皇帝才一年,就被朱棣给赶下台了。」

啊?!

朱元璋瞬间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三皇孙朱允熥。

但,明明,朱允熥没有张嘴,更没出声!

难道,自己能听到朱允熥的心里话?

嗯?

他居然直接呼叫自己的名字,没大没小!

不过,这个暂时顾不上了。

朱元璋决定再试一下:“允熥,对联不能治国,但可调节性情,怎么能轻看呢?”

朱允熥连忙点头:“皇爷爷说得,极是!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怪了,老爷子居然能看出来我想啥?难道刚才我演得不好?露出了厌恶的表情?看来,啥事都瞒不住老爷子!」

「老爷子的眼力,恐怕就是在战场上练出来的!难怪他创立的锦衣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对是特务界的天花板!」

朱元璋心中骇然,自己居然真的可以听到这个皇孙的心声!

这小子居然在自己面前演戏?

朱元璋当皇帝以来,高高在上,听到的从来都是奉承。

这下子听到孙子真实的心声,感到新鲜无比。

当真有趣!

不对,这孩子为什么说我把江山交给了允炆?

嗯,看出这一点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允炆一向聪明乖巧,自己关注的也最多。

但是他说,朱允炆当上皇帝才一年就被老四朱棣赶下台了?

怎么可能?简直是胡说八道!

但朱元璋又不好当面质问,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能够听到一个皇孙的心声。

「老爷子的头发又白了,皇帝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呀。北边还在打仗,南面又不消停,两头打仗,军费不足,真够老爷子喝一壶的!」

朱元璋大惊,这孩子居然说“两头打仗”!

朱元璋接到密报:麓川思伦发入寇,号称三十万大军,结寨于摩沙勒寨,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严阵以待。

这个消息属于绝密,尚未对任何人公布,这孩子咋就知道了?

朱允熥一向废物,宫内宫外不可能有人向他靠拢,更不可能得到这么绝密的消息。

难道这孩子能通过去、知未来?

太不可思议了!

但事实让他不得不相信。

「其实啊,此事大可不必忧虑,甚至连军费都不必再筹集了。当然了,我绝不会把这些告诉别人的。」

嗯?此事不必忧虑?

蓝玉此时正在追击残元势力,没有军费和粮草,怎么支撑得下去?

难道他知道事情的结果?

朱元璋不好点出西南战事,那用北方战事对他进行旁敲侧击。

“允熥,你对北方战事怎么看?”

此话一出,皇孙们都很是诧异。

北方战事,举国关注的重大问题,皇爷爷不问大臣、不问苍天,居然问一个白痴皇孙!

朱允熥没想到朱元璋会直接点名。

虽然知道北方战事的过程和结果,但说出来,谁会相信?

再何况,10年之内的生存法则是:苟住,不要引人注意。

“皇,皇爷爷,这么大,大大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呢?二哥英,英明神武,他肯定知道。”朱允熥开始磕巴了。

朱元璋的脑海中却马上响起一个声音:「嗯,我知道北方战事的结果,就是不告诉你!老爷子这么问,难道是我的表情管理出了问题?嗯,老爷子的眼睛岂是好骗的?那就心如止水,不起波澜,老僧入定!」

朱元璋的心此时就像是猫抓似的。

这个孙子,太孙子了!

关键时刻,他断了,连且听下回分解都没有!

再听,再也听不到这个皇孙的心声!

看来,这小子有所警觉!

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慢慢再套他的话。

再说了,今天的事情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太过震憾!得回到养心殿好好消化一番。

朱元璋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来:“明日早朝,允熥一同参加廷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