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电视台分工很笼统,恨不得将每个人都是多面手。
拍摄、撰稿、剪辑都是一个人完成。
日常工作像在打仗一样。
这个环境也造就了曹兴的行事风格。
语速快、语言简练。
“行。”
他这么回复的薛灿。
其实,这点小事曹兴同意也就可以了,可薛灿做事一向不愿意给别人留话柄。
“曹哥,我再去和常台长知会一声。”
“行。”
常云鹏是分管新闻的副台长,因另外有总编辑的头衔。有独立的一间办公室。
常云鹏是九十年代末的大学生,科班毕业。业务水平很强。从来不参与单位的日常琐事。
不论是财务与人事,对于台领导的去留,也颇有些“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释然。
薛灿知道,她一开始考过来的时候,常云鹏嫌她学历低。对她印象并不好。
后来见她做事比较认真,态度才缓和一些。
“常台长,周六我们调整办公室,想请新闻部的年轻人帮忙干活。”
“嗯。”常云鹏点了点头,又问了句,“我办公室用调整么?”
“不用。”
听到回答之后,常云鹏没有半句寒暄。就专心看稿子了。
因为要干活,薛灿穿着运动装。
仍旧戴着大大的口罩。
新闻部的七八个小伙子,力气都很大,也很爱说笑。
薛灿和比他们大不了太多,人美又和气,大家对她印象都不错。
他们见薛灿忙得不住脚,也跟着一起跑上跑下,纷纷说:
“灿姐,你歇着,指挥我们就成。”
薛灿不予理会,左手拿起扫帚,开始扫地。
其中一个最活泼的小伙子好奇地问道:“灿姐,你扫地用左手呀?”
“我连切菜都是用左手呢。”薛灿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