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知知顾景怀的其他类型小说《成婚当日我改嫁未来权臣!秦知知顾景怀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儿时梦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秦知知看破不说破,几人身体还算硬朗,多出门走走对身体有好处。秦知知现在最宝贝的就是她的辣椒苗,很多菜都等着它们呢。虽然她能跟万万兑换,但是总要有个光明正大的出路呀。决定种辣椒前,她是让万万帮忙评估过这些土地的,十分适合种植辣椒,不然秦知知也不敢冒险。秦知知最近又给酒楼送了几次调料和花椒,加上跟万万兑换的,她数了一下,现在有三百两了。这些银子可以支撑她做许多事,第一件事就是送秦清晖和顾景书读书。秦知知和顾景怀商量过,去县城读书有些麻烦,而且顾景瑶不能跟着去。顾景瑶和顾景书是一起启蒙的,顾景怀平时都是一样教的,秦知知心疼小姑子,决定在村里建学堂,男子女子可一起读书。她的提议得到了顾景怀的支持,秦知知和娘家人说了这件事后,全家人都很惊喜,...
《成婚当日我改嫁未来权臣!秦知知顾景怀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秦知知看破不说破,几人身体还算硬朗,多出门走走对身体有好处。
秦知知现在最宝贝的就是她的辣椒苗,很多菜都等着它们呢。
虽然她能跟万万兑换,但是总要有个光明正大的出路呀。
决定种辣椒前,她是让万万帮忙评估过这些土地的,十分适合种植辣椒,不然秦知知也不敢冒险。
秦知知最近又给酒楼送了几次调料和花椒,加上跟万万兑换的,她数了一下,现在有三百两了。
这些银子可以支撑她做许多事,第一件事就是送秦清晖和顾景书读书。
秦知知和顾景怀商量过,去县城读书有些麻烦,而且顾景瑶不能跟着去。
顾景瑶和顾景书是一起启蒙的,顾景怀平时都是一样教的,秦知知心疼小姑子,决定在村里建学堂,男子女子可一起读书。
她的提议得到了顾景怀的支持,秦知知和娘家人说了这件事后,全家人都很惊喜,尤其是三叔和三婶。
“知知,你真的要出钱建学堂?”秦江十分激动。
“三叔,我跟酒楼做生意存了些银子,想先把学堂建起来,这样五弟和景之读书就方便了,同时咱们秦家村的孩子也都能有机会读书。”
“祖宗保佑我秦家!老大去喊你大伯,二伯,六堂叔过来一起商量这件事。”
秦老汉十分激动,他觉得一定是爹托梦让孙女执行的。
等族长,大爷,二爷,里正来了后,秦知知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几人激动的当场就哭了。
他们秦氏一族,族上也是出过大官的,只是后来没落,才定居在秦家村。
虽然日子艰难,一些人家还是举全家之力供一个孩子读书。
如果有自己的族学,对秦氏一族来说是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知知,六爷爷问你,可是决定好了?”族长郑重地问秦知知。
“六爷爷,知知心意已决。”秦知知回答的坚定。
“好,六爷爷替秦氏一族谢谢你。”族长虽是长辈,但此刻他对秦知知行一礼,是感激,
“六爷爷,知知也是秦氏子孙,有能力时,也想出一份力。”
“好孩子,有什么需要都找你秦川叔,他现在是里正。”
族长全力支持,秦川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知知,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秦川现在热血沸腾,干劲十足。
“我们得先有个地方供孩子读书。”秦知知提出了主要问题。
“爹,大伯,三叔,族长,你们觉得地址选在哪里好?”秦川也拿不定主意,跟几位长辈商量。
几人讨论了起来,基本把村里的地方都想了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
秦知知想了一下建议道“不如就修在祠堂那边,我再拿出些银子,单独修两间屋子专门给孩子们读书。”
几人有点犹豫,这样又要增加开支。
看他们犹豫,秦知知继续说“修在祠堂那边,有祖宗们保佑,孩子们肯定读书更有出息。”
原本还犹豫的几人,听了秦知知的这句话,当即全部同意。
“咱们地方选好了,那夫子去哪里找?”秦山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几人又开始愁起来,夫子对孩子们至关重要。
“不如请隔壁村的张秀才吧,前几年摔断了腿,不能再参加科考,文章做的好,人品也好。”
顾景怀推荐了张秀才,以前教过他和秦家兄弟。
“妹夫说的对,张秀才很合适。”秦清远也认可张秀才。
“请张秀才一个月要多少银子?”秦河担心太贵请不起。
三婶王氏也替侄女的这些花生发愁,一听可以帮忙,十分热心。
“算工钱的哦,一天十五文,三婶可要来早点哦!”
秦知知看大家都替她发愁,跟三婶开起了玩笑,想让大家放松一下。
“这还没开始呢,怎么能要工钱,再说都是自家人,要什么工钱。”
几人都不愿意要工钱,生怕秦知知佘了本钱。
“干活就要给工钱呀,堂叔,麻烦你回家帮知知问问堂婶可愿意来帮知知,工钱和我娘她们一样哈。”
秦知知觉得三人远远不够,她还想再多找几个人,秦川的媳妇,干活最是麻利,能把她请来最好不过。
“堂叔回去帮你问问,要是同意,我明天就让她直接过来帮忙。”
秦川知道秦知知这是照顾他家,不然这么好的事哪里轮到他媳妇。
虽然在顾家帮忙了一下午,但是秦川无比开心地回家了。
回到家就赶紧跟媳妇说这件事,惹得媳妇赵氏惊讶不已。
“当家的,你莫不是在哄我开心,十五文一天,哪里能找到。”
一个男子出门一天也未必赚到这么多银子,何况她一个妇人。
“我怎么敢拿你寻开心,知知让我问你的,你要是不愿意我就帮你回了。”秦川故意逗自家媳妇。
“你胡说什么,我怎么会不愿意,我只是太惊讶了而已。”
赵氏看秦川作势要走,赶紧喊住了她。
“既然知知信任咱们,咱们就去,你明日早些去,能多做些事就多做些,咱得对得起知知给的工钱。”
一想到秦知知给这么高的工钱,秦川都替她心疼。
“这还用你说,我肯定让知知物超所值。”
赵氏是个爽朗的性子,心里下定决心明日多多干活。
顾家这边。
下午收的花生都堆在院子里,几人还在忙着把花生搬到屋子里。
秦知知留了饭,干活更加卖力了。
晚饭做的是鸡蛋面,秦知知舍得,做了满满一大锅。
吃完晚饭几人还帮忙剥了一会花生才回去。
期间秦知知抽空去了趟张秀才家,找姚婶子明日来帮忙。
秦知知没说有工钱可以拿,但姚婶子满口答应。
和姚婶子约定好时间,秦知知这才回了家。
张秀才等秦知知走了才过去找母亲“娘,景怀媳妇可是有事需要帮忙?”
姚婆子听儿子问起,笑着说“她今日收了不少花生,明日请我过去帮忙,我在家也没事,就答应了。”
“景怀媳妇是个好的,对咱们家也多有照顾,景怀又不在家,如果需要帮助娘尽管去。”
张秀才感激秦知知的帮助,所以十分支持母亲与顾家交好。
“娘也这么想的,你早点睡吧,娘也要休息了,明日好早点去顾家帮忙。”
“那娘早点休息,儿子先回自己屋了。张秀才听姚氏要休息了,跟母亲告别。
“晚上少看会书,明日还要给孩子们授课呢。”
姚氏心疼儿子每日读书到很晚,虽然腿瘸了后不能参加科考了,但是张秀才依然很刻苦。
“知道了娘。”
张秀才出了姚氏的屋子,虽然现在这房子不是自家的,但是他却觉得异常温馨。
第二日一大早。
赵氏早早地起床做饭,然后先去了秦家,她和张氏几人平时关系就不错。
她不好意思一个人这么早去顾家,所以想和她们一起。
赵氏到秦家时,秦家刚吃早饭,秦婆子硬拉着赵氏又吃了一顿。
秦家今日轮到王氏洗碗了,王氏准备收拾碗筷时被秦婆子制止了。
一家人开心地聚在一起吃了早饭,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吃完早饭,秦知知和顾景怀给顾母敬了茶,顾母开心地喝了媳妇茶,去房间拿出一个镯子给秦知知。
“知知,这是娘和你公爹成亲时,你公爹给娘的,他说这是顾家的传家宝,今日娘把它传给你。”
秦知知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婆婆会给自己镯子,知道这是婆婆的心意。
小心地接过顾母递过来的镯子,真诚地说了句“谢谢娘!”
“以后都是一家人,只要你和景怀好好的,娘就开心。”顾母是打心里满意秦知知。
“娘就放心吧,以后我一定和夫君好好的,等夫君高中了,就让娘享福。”
秦知知嘴甜,几句话哄得顾母更开心了。
“娘,吃完午饭我和大哥就要去书院了,家里就麻烦你和知知了。”
顾景怀昨晚已经和秦知知商量好这件事,现在要跟母亲说一声。
一听儿子下午就要去书院,顾母担心秦知知生气,犹豫了一下问“一定要今天吗?不能等回门后吗?”
“娘,你放心,回门那天我和夫子请假再回来,这次匆忙,没请这么多的假。”
顾景怀也想在家待到回门,但是没有跟夫子请假,所以决定先回书院,等回门那天再早早地回来。
“娘,夫君的学业要紧,还是先回书院吧,知知在家陪娘好不好?”
秦知知的几句话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看儿媳妇支持,顾母才放下心来,只要媳妇不生气,怎么样她都支持。
“娘都听知知的,那回门那天你早些回来。”顾母不放心地交代。
“儿子记住了!”顾景怀赶忙保证,顾母才放下心来。
上午的时间。
顾景怀在房间温书,秦知知在顾母房间和她一起做衣服。
顾母看自家儿子一头扎进房间读书,心里恨铁不成钢,下午就要走了,也不知道和知知培养一下感情。
吃午饭时顾母白了不开窍的儿子几眼,顾景怀被白的有些莫名其妙。
一顿饭,顾景怀尽量不看娘亲,给自家媳妇夹菜后,顾母才有种儿子还算有救。
吃完午饭,顾景怀和家里人依依不舍告别,跟秦清远一起去了书院。
送走了顾景怀,秦知知就在家坐不住了。
从院子里找个小背篓,进屋跟顾母打声招呼,就去山脚下挖野菜去了。
顾母不放心,让顾景书跟着秦知知一起出门了。
秦知知之前在娘家也经常去挖野菜,所以认识路,今日有顾景书陪着,俩人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到了山脚下。
乡下人家家都不富有,野菜早就被人挖走了,秦知知有些叹气,没想到运气这么差。
顾景书看大嫂一副受了打击的样子,建议道“大嫂我们去那边看看,之前大哥带景书去过。”
秦知知一听来了精神,顾景怀带二弟去的地方,说不定有好东西。
俩人又往里面走了一些,走到一片针叶林下面,顾景书熟练地找到了一些菌类,兴高采烈地递给秦知知。
“大嫂,你看就是这个,大哥每年都会抽时间带我和妹妹来采,然后带到县城去换粮食。”
秦知知刚开始还没认出来,拿到了手里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菌柄粗壮,上部有条纹,表面平滑,颜色是黄褐色。
秦知知差点惊叫出声,竟然是牛肝菌,难怪顾景书说这是用来换粮食的,虽然不知道这东西在古代啥价格,但是在现代可是很受欢迎的。
“二弟,咱们今日先挑大的采些。”秦知知像发现了新大陆,带着顾景书欢乐地忙碌了起来。
不一会俩人就采了一小篮子,秦知知目测还有不少,准备等顾景怀下次回来,再过来采。
“二弟,咱们先回去吧,下次再过来!”
“景书都听大嫂的。”
顾景书一听秦知知说可以收工了,马上停下了采摘,跟秦知知一起往家走。
在山脚下的小溪里洗手时,秦知知竟然发现有鱼和小河虾惊喜地问“二弟,哪里可以逮到这些东西?”
顾景书不明白自家大嫂为何这么兴奋,老实地回答道“这些东西很多,往前面再走走可以逮到。”
“那二弟带大嫂过去好不好?”秦知知期待地问顾景怀。
“当然可以了,不过大嫂,这些东西不好吃,又腥刺又多。”顾景书给秦知知带路的同时,还不忘提醒她。
“二弟先带大嫂去,如果咱们能逮到一些,晚饭大嫂给你做好不好,保证不腥!”
想想鱼和河虾的味道秦知知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顾景书被大嫂说的有些心动,毕竟还是个孩子,对好吃的还是没有抵抗力的。
俩人来到上游一些就碰到了秦知知的堂弟秦清晖(秦三叔的儿子)。
“三姐,你怎么在这?”秦清晖一看到自家三姐立刻黏了上去,平日在家里他最喜欢跟着秦知知。
“我跟景书一起来逮些鱼和小河虾,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秦知知看见堂弟一个人有些担心。
“三姐嫁人了,娘不让我去找三姐,我一个人无聊,就来这边玩了。”秦清晖委屈地解释道。
“下次不可一个人来了,万一有危险怎么办,一会你帮三姐捉些鱼和虾,晚上去三姐家吃饭好不好?”
秦知知看着堂弟手里的工具诱哄道,她家三叔手最是巧,捕鱼的工具是三叔哄表弟玩编的。
“真的可以去吗?”秦清晖一听可以去三姐家,开心极了。
“当然可以,五弟想什么时候去都行,现在咱们先捕鱼和虾好不好?”秦知知看着兴奋的堂弟,决定先干正事。
“三姐放心,捉这个我最在行,保证给三姐捉得多多的。”
秦清晖今年八岁了,原本开春就要去私塾的,由于秦知知出嫁花了些银子,所以才拖到现在。
也不管秦知知让他捉这些有啥用,反正三姐想要捉就是了。
“那就先谢谢五弟了。”几人相视一笑,开始捉鱼。
秦清晖果然如自己承诺的一般,不仅帮秦知知捉到了鱼,还捉到了不少虾。
“哎呦!花轿都到门口了,新娘子怎么还没准备好呀。”
“秦家嫂子,快带新娘子去把喜服换一下,来时林秀才可是特意交待了,新娘子今日穿这身嫁衣。”
喜娘一进屋,看秦知知穿着正红色的嫁衣催促道。
并把手里的一套桃红色嫁衣递给秦知知的娘亲张氏。
原本热闹的屋子里瞬间鸦雀无声,原本准备给秦知知盖盖头的众人错愕地看着喜娘。
秦家虽不算富裕,但是秦知知在秦家受宠。
今日身上的嫁衣是秦家人特意为她准备的,又是秦知知亲自绣成,寓意自是不同的。
秦知知的大伯娘李氏最先反应过来问喜娘。
“这身嫁衣可是有不妥?今日是我家知知和侄女婿的大喜之日,理应穿正红色,为何要换掉?”
大伯娘李氏的话让喜婆有片刻的慌神,但是想到林婆子给的赏钱继续忽悠道。
“这是林秀才特意为新娘子准备的,还是赶紧让新娘子换上吧。”
喜娘自觉解释的天衣无缝,但是在场的人也不是好忽悠的。
三婶王氏不赞同地反驳道“这嫁衣是知知一针一线绣成,今日穿再合适不过。”
“三弟妹说的对,还是不换了,以免耽误了吉时,清远快过来背你妹妹上轿。”
秦知知的娘亲张氏招呼大儿子过来背女儿上轿。
“秦家嫂子,万万不可,林秀才说了,今日新娘子必须穿这套,你还是帮新娘子换了吧。”
喜婆又把林衡(林秀才,今日的新郎官)搬了出来,希望秦知知快点去换喜服。
“为何非要换喜服呀,我这就去问问侄女婿!”大伯娘李氏决定出去问个明白。
“秦家大嫂留步呀,吉时马上要到了,耽误不得,新娘子还是先换喜服上轿吧。”喜婆没想到秦家人这么较真。
来之前,林婆子告诉她,秦知知对自己儿子林衡言听计从,只要说是林衡要求的,秦知知必会欢天喜地地答应。
可是如今,秦知知一句话没说,她娘亲,大伯娘和三婶就率先不同意了。
“成亲是大事,自是要问个明白,万万不可委屈了我们家知知。”
李氏说着就要往外走,却被秦知知喊住了“大娘不用问了。”
喜婆看秦知知喊住了秦大嫂,顿时喜上眉梢,果然如林婆子和林衡所说,这秦知知爱惨了林秀才。
“知知?”妯娌三人不解地看向秦知知,她们太清楚女儿/侄女对林衡的重视程度了。
“娘,大娘,三婶,林衡今日并未来迎亲。”
秦知知的话落,在场的每个人都陷入了震惊与不可思议。
秦知知和林衡自幼定亲,林家一直十分重视秦知知,今日林衡竟然没来迎亲,大家觉得不可思议。
“知知,你是怎么知道的?”三婶王氏震惊极了。
“三婶,你们若是不信,可以问问喜婆。”秦知知把问题又抛给了喜婆。
“我家知知说的可是真的,那林衡真的没来迎亲?”
秦知知的娘亲气的双眼通红。
成亲这么大的事,林衡竟然没有亲自上门迎亲,林家竟敢这么轻视自家女儿。
喜婆没想到秦知知竟然知道,以为林衡早就和秦知知通了气,看众人都看着她,挣扎了一下才说了实话。
“既然新娘子都知道了,那我也不用替林秀才瞒着了,林秀才今日确实没有来迎亲。”
“可是林家出了什么事,耽误了侄女婿亲自来迎亲?”三婶王氏有些担心。
“那...那倒不是,林秀才说不必亲自上门迎亲。”
喜婆的声音越说越低,她看秦家人重视女儿的程度,她真怕自己把林婆子的话说出来会被秦家的人群殴。
“既然没有事情耽误,为何不亲自上门来迎亲?”大伯娘李氏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疑问。
大家的目光再次看向喜娘,喜娘虽然担心被打,但是还是硬着头皮把林婆子和林衡的话学了一遍。
“林家那边说,娶妻才需要新郎官亲自上门迎亲,纳妾就不必了,林秀才以后是要入仕的,还是要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来。”
喜婆现在有些后悔贪林家多给的银子了,这件事本来就是林家不地道,现在为难的却是她。
“纳妾?大户人家?林家是让我家知知给林衡做妾,他们哪来的脸?”
秦知知的娘亲张氏眼里闪着怒火,声音都拔高了几个度。
“难怪不来迎亲,原来是起了这样龌龊的心思,好的很,清远带人去林家把林衡带来,今日就把这件事说个明白。”
大伯娘李氏是个泼辣的性子,此刻恨不得亲自去林家村暴揍林衡全家。
秦知知的大哥秦清远此刻也火冒三丈。
听大伯娘让自己去林家带林衡,气愤地转身出了门,并叫上外面今日来帮忙的族人去了林家村。
秦知知的三婶王氏此刻也是气红了眼“林家欺人太甚。”
大伯娘李氏给二弟妹和三弟妹使了个眼色,安慰了秦知知几句,就出门找婆母公爹去说这件事去了。
王氏不放心,也跟了出去,自家男人可是个暴脾气。
一会若是知道最疼爱的侄女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她怕他会把林衡的头当场打爆。
喜婆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悄悄地溜出了屋子,秦知知的娘亲留在屋子里安慰女儿。
“知知,你放心,今日爹娘和叔伯们定会给你撑腰,讨回公道。”
“娘,我没事,你不用担心。”
秦知知此刻已经平静了下来,她确定自己穿书了,穿到了自己刚看了几章的书里。
她只是骂了渣男林衡,替秦知知不值,结果自己就穿来了。
她穿来时正好是喜婆进门让她换嫁衣的时候,前面之所以没说话,是震惊的还没缓过来。
“知知,娘知道你喜欢林衡,但是今日是林家过分了,等会你一定要听娘的话,不可妥协。”
张氏有些担心地看着女儿,生怕她一会又犯糊涂,同意给林衡做妾。
要是原主肯定会被林衡哄住,但现在的秦知知只想离渣男远远的,快点解除这婚约。
“娘放心,女儿晓得轻重,今日女儿都听娘的。”
得到女儿的保证,张氏才放下心来,但是一想到林家今日的做派,心里又把林家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可以的,辛苦二哥了。”
“嫂夫人,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宁轩刚才帮着一起劈的柴,不过他没有做过这些事,不太熟悉。
“等会把锅洗好喊我就行。”秦知知交代妥又进了灶房。
院子里几人一起,很快就把锅清洗干净了,宁轩迫不及待地跑去喊秦知知。
锅里的地锅鸡也差不多了,秦知知让大哥熄了火,然后把锅里的鸡肉盛了大部分到几人洗净的锅里。
锅里剩下的鸡肉,秦知知单独盛在了一个大碗里盖好,从灶房墙上取下一个篮子。
把大碗放在篮子里,喊来秦清晖让他送回家给家人尝尝。
宁轩闻着鸡肉的香味,肚子咕咕叫了起来,顾景怀笑出了声。
“笑什么笑,难道你就不馋。”宁轩不服气地说。
“想呀,我家娘子辛苦准备的,定是美味。”顾景怀说到秦知知满眼都是柔情。
“你何德何能能娶到嫂夫人,做菜这么好吃。”宁轩嘟囔道。
“可能是我长得比较好看吧!”
顾景怀想起早上起床时的事,笑着说。
“呵呵,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是这样的顾景怀。”
看顾景怀自恋的模样,宁轩想把手里的柴扔他脸上,什么看上他的脸,简直一派胡言。
“今日不是发现了嘛。”几人平时就互损惯了,一时间院子里很热闹。
几人玩闹期间,锅里的地锅鸡再次烧开。
秦知知把之前弄好的面饼按按,依次贴在锅边。重新盖上锅盖,然后继续烧。
在这期间,秦知知又准备了一些配菜,大概十五分钟后,饼子熟了就可以吃饭了。
饼子浸透了地锅鸡的汤汁,大家从来没有这样吃过,觉得美味极了。
等地锅鸡吃的差不多得时候,秦知知在锅内倒了些热水,又继续烫肉片,菌菇,虾,白菜,小青菜等。
大家围着锅一边煮一边吃,小院里充满欢声笑语,宁轩觉得这次来同窗家真是来对了。
还没从顾家离开,已经在计划着下次如何忽悠顾景怀再带自己来了。
吃完午饭,灶房的事就交给了几人,当然除了宁轩,毕竟他是客人。
顾景怀安排宁轩午休,宁轩家的马车还没有来。
秦家两兄弟回了秦家,李氏和张氏把给他们做的新衣服给他们带上。
秦家现在每日给酒楼送鱼有了固定进项,秦婆子大方地每人给了三十文,让他们在书院吃好。
顾家这边,顾母把儿子单独叫到了屋子里,跟他说了秦知知做生意的事,还把秦知知给的十两银子拿给儿子看。
“娘,既然是知知给的,你就收着吧,儿子回头把抄书的银子给知知。”
顾景怀没想到自家娘子在他离家的时间做了这么多事,一时有点惊讶。
顾母看儿子惊讶,以为儿子是不喜儿媳做生意,立马黑脸训斥。
“知知做这些,都是为了这个家,你读书莫要学了那些高傲世俗。”
顾景怀直接傻眼了,他只是惊讶,娘为什么就脑补了这么多,竟然以为自己是嫌弃媳妇做生意。
“娘,你误会了,我不在意,只是心疼知知而已。”
顾景怀赶紧解释,生怕晚一秒,自家娘亲跟自己翻脸。
听了儿子的解释,顾母的脸色才变好,语重心长地对顾景怀说。
“不管现在,还是以后,都要对知知好,她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很不容易。”
“娘,我懂,你放心吧,儿子一定对知知好。”
得了顾景怀的保证,顾母才放下心来,这时才把给顾景怀做的新衣服拿出来。
最新评论